贵金属换算器
盎司
4种标尺证明金价无泡沫

    以美国CPI衡量:

  2006年后金价泡沫

  黄金,作为众人心目中的“硬通货”,历来是投资者对抗通胀的利器。伴随着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是一种长期的必然趋势,金价自然也随之上升。在分析金价的时候,需要刨除通胀因素再来考察真实金价。

  我们以美国物价指数(CPI)折算的真实金价,1900年是550美元/盎司,1929年是250美元/盎司,2006年是650美元/盎司,2012年是1350美元/盎司,在2006年之后,以CPI折算的金价仍大幅上涨,其增速超过CPI增速,可见2006年后金价出现泡沫。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轮金价熊市的开端1983年,以CPI折算的金价经过高速增长后开始下跌。

  以美国名义GDP衡量:

  金价无泡沫

  以美国CPI衡量金价,具有合理性,但是没有考虑到量的因素,仅考虑到价的因素。而忽略量的因素是致命的,必须考虑到量和价的因素。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规模大幅增长,但黄金的增量非常有限。美国作为黄金的最大储备国,又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发展与黄金价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金价作为不可取代的硬通货,势必会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升值,所以我们可以在美国名义GDP与金价的对比中判断金价的增幅是否合理。

  1929年至今美国名义GDP增长150倍,其中实际GDP增长14倍,金价增长70倍,考虑到全球央行和财政部黄金储备增长2倍,黄金总价值约增长140倍,其增速低于美国名义GDP增速,所以从资产总量角度而言,金价无泡沫。

  以美国政府债务衡量:

  金价无泡沫

  货币或者说资产的本质是信仰。黄金在无政府之前就是信仰的象征,而在政府出现之后,纸币背后的政府成为信仰的象征。纸币发行的基础是政府债务,政府债务的膨胀注定黄金的价值。

  黄金作为硬通货究其本质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信用价值,而美国债务的上升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使黄金避险属性得以发挥,在1996年至2007年美国六次触及债务上限,而在其中的三次债务上限辩论中,黄金上涨了10%。债务上限的担忧情绪往往助推黄金价格走高,美国债务的不断攀升也从一定程度上构成了黄金价格的支撑。

  1940年至今美国政府债务增长315倍,而黄金总值增长倍数远低于美国政府债务增长,从美国政府债务规模看,金价无泡沫。

  以低利率衡量:

  金价无泡沫

  美联储利率决议不仅攸关全球宏观经济走向,而且直接影响美元走势,进而对“货币之王”黄金产生深刻影响。

  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底,当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后十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降低至零,同时美联储大量购买美国长期国债,由此美国进入了量化宽松(QE)时代。

  美联储希望通过QE的举措来刺激本国经济增长,拉动本国经济逐步走出衰退的阴霾。名义GDP增速大于国债收益率是一国债务可持续的必要条件。1954-2012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略低于美国名义GDP增速,1990-2012年,美国债务可持续性下降,2008-2012年,债务不可持续,2010-2012年,QE压低国债利率,美国债务重回可持续轨道。

  2008年至今美国政府债务率从60%升至100%QE确保低利率。1954年至今10年国债收益率6.2%,名义GDP6.6%2010-2012年国债收益率和名义GDP增速平均分别是2.6%4%

  从2009年到现在美联储一直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实际利率已经为负值,而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自然不断上涨。所以从利率角度而言,金价无泡沫。(作者系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员)

 

 

来源:证券时报  2013427


风险提示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