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四五月份的大跌之后,黄金价格在6月份再次迎来暴跌。国际金价一度跌破120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至1180美元/盎司,再次刷新了2010年8月以来的近3年新低。 在经历了十年大牛市,并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后,黄金价格究竟底在何处?是否可以“抄底”了?对此,业内专家认为,目前还无法确认市场底部的位置,抄底仍需谨慎。 金价跌跌不休 今年4月初以来,黄金价格从1610美元/盎司一路下跌。6 月,国际黄金价格继续下跌,直接破位1300美元/盎司、1200美元/盎司两个整数关口。6月26日,受美联储收紧量化宽松预期和美元走强等因素打压,国际金价再次出现大幅下跌,跌幅一度超过3%,接近1200美元/盎司。而大量止损操作再次引发多米诺骨牌抛售现象,6月28日,国际金价一举跌穿1200美元/盎司关键阻力位,最低下探至1180美元/盎司,创下近3年新低。 据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国际金价跌幅已超过28%,仅二季度单季就下跌了25%,刷新了1968年以来的最差季度记录。 国际金价跌跌不休,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国际著名投行再次加入“唱衰”黄金的行列,一致下调了对未来金价的预期。较为乐观的摩根士丹利将2013年全年平均金价预期由每盎司1487美元下调到1409美元;而高盛则预计今年平均金价将跌至每盎司1300美元,较上一次的预测大幅调低了10%,并认为2014年金价将进一步下跌;瑞士信贷预测则更为悲观,认为今年年底时金价将跌至每盎司1150美元。 国都期货宏观经济研究总监李健认为,黄金市场看空情绪已经占据主导。美国近期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经济在稳步健康复苏,美联储已经暗示将在今年晚些时间减少购债规模,货币政策退出正在逐步进行,此前为金价上升提供最大动力的货币宽松条件不复存在;而近期美国股市重拾升势,市场的风险偏好逐渐好转,资金纷纷涌入股票等高风险资产。 曾大胆预判“黄金未来跌势将超乎想象”的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历史可能出现惊人的相似。他说,未来3到5年,黄金不会保值,10年到15年更将进入下降通道,这一轨迹可能是20世纪80年代黄金走势的重演。 虽然看空成为市场的主流,但也有分析人士持不同的意见。格林期货研究员刘波认为,今年以来黄金的下跌过于剧烈,固然基本面因素较为利空,但更多是空头资金炒作,黄金价格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超跌。全球货币环境仍较为宽松,虽然美国货币政策有收缩的迹象,但日本、欧洲等经济体仍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美国货币政策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也很难回到2009年的水平,但金价却已经跌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中证期货分析师翟亚军预计,金价继续深幅下跌的空间不是很大,距离底部区域或许越来越近。不过,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认为:“目前还无法确认市场底部的位置,仍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张炳南预计,这一轮下跌之后,未来金价会在每盎司1100美元~1300美元之间浮动,在此区域震荡整固的可能性较大。 抄底仍需谨慎 今年4月份黄金暴跌之后,“中国大妈”曾掀起过一波购金潮,虽然此后金价有所反弹,但随后的再次下跌套牢了绝大多数的抄底者。 6月份新一轮破位下行之后,针对投资者普遍关心的当前可否抄底的话题,张炳南认为,抄底主要是一种中短期的行为,从中期的角度来看,1200美元以下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该具有中长期的投资心态。投资黄金实际上是看重它在中长期资产配置中分散风险的战略价值,通过资产的分散性和组合性优化配置。” 刘波认为,由于其他高风险资产表现突出,黄金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资金的快速流出以及价格的一再破位让市场愈发悲观。但从长期来讲,黄金仍是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去13年黄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6.3%,超过了大多数的基金表现。此次调整后,黄金可能不再是短期投资就能带来巨额回报的品种,但从长期来看仍是资产配置的最佳选择。 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宋钰勤则用三句话表达了他对黄金价格的看法:“第一句话是近期黄金价格是振荡的,但是长期来看是乐观的;第二句话是黄金的货币属性强烈回归,央行增持的行动目前来看还没有停止;第三句话是黄金作为一个投资的品种和资产配置,这为投资者广为接受。” 宋钰勤认为,从全球市场来看,印度、中国、中东和东南亚有超过50%的人都是酷爱黄金的,所以从黄金的商品属性来看,它是乐观的;从它的货币属性来看,2012年全球的中央银行净买入黄金为535吨黄金,作为一个投资的资产配置,有一个“5%占比相对理想”的论点,现在全球资产配置中,黄金才占到0.7%,空间很大。 不过,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则坦言,货币资本有它的增值能力,而黄金在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投资黄金目前来看只有炒作意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无论是投资基金还是房地产都比黄金更能长久产生价值。 鲁政委认为,黄金的价值高点已经过去,投资者若想获利,只能通过做空黄金。但他同时也强调,做空的风险依然较大,踩好时点十分关键。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2013年7月8日 |